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艺林大讲堂|学院举行前沿科研成果学术报告会

2023-11-14  点击:[]

11月13日下午,学院于海珠校区教学楼205举办前沿科研成果学术报告会。安徽农业大学岳俊阳副教授就“猕猴桃单倍型T2T基因组组装及其性染色体的演化历程”一题开展精彩论述。会议由张宪智副教授主持,相关研究领域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岳俊阳副教授介绍了猕猴桃基因组测序进展。我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产量和种植面积均位列世界第一,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为分子育种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随后,岳教授详细讲解了其课题组在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二倍体基因组的测序结果和分析方法。该基因组实现了单倍型分型组装,并应用了自主开发的端粒到端粒(T2T)组装策略,获得了完整的中华猕猴桃基因组序列。quarTeT技术将以往难以获得的着丝点和端粒序列组装起来,实现了4.0版本基因组数据GAP-FREE的新高度,而且组装质量非常高,BUSCOs评分96.8。

岳教授团队运用新组装策略,分别获得了中华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A. eriantha)雌、雄株的高质量基因组,基于两个物种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单倍型序列比较分析,鉴定出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区域(SDR),发现中华猕猴桃的Y-SDR区域位于25号染色体,而毛花猕猴桃的Y-SDR区域在12号染色体。结合新近报道的软枣猕猴桃(A. arguta)、葛枣猕猴桃(A. polygama)、山梨猕猴桃(A. rufa)的Y-SDR区域研究结果,岳教授团队构建了猕猴桃属物种性染色体的演化历程,指出全基因组加倍、染色体异位、重复序列的积累是导致猕猴桃属不同物种之间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区域分化的潜在机制。

最后,在学术讲座的互动环节,与会的师生们就基因组T2T组装、性染色体分型、性别决定基因鉴定等方面展开交流,岳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和思想启发。

此次学术讲座为学校师生搭建了广泛交流的学术平台,为学院园艺学、林学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学院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举办相关学术讲座,拓展学术视野,为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上一条:宋垚臻书记参加党政办公室党支部与园艺... 下一条: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研究生前往海珠湿地开展实...

关闭

Baidu
sogou